淺談紀錄片—以及訪談式紀錄片的拍攝手法(草稿)



紀錄觀點

或有一類導演,主張影像是屬於公眾,應該客觀存在,所以他們自身沒有資格,也沒有權力把攝影機當成自己表達意見的工具,甚或是武器。換句話說,影像的內容與意見,應該以受訪者的觀點呈現;理想的狀態,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,完全忽略導演的存在。紀錄片的產生,或源於此。


基於這樣的理念,攝影機在拍攝時,被要求盡可能模仿人類的眼睛,這包含了放在與眼睛高度相等的位置、用標準鏡頭、不用腳架。音訊部分則被要求現場收音,也就是所謂的戲內音樂。

在是否使用腳架的爭議中,個人認為不應該聚焦在腳架的使用與否,而應該注重是否能模仿出人類視覺條件。有的攝影機本身防震效果很好,但也有許多攝影機不具備這樣的功能,對於後者,使用防震動的輔助設備,與使用腳架,在理念上並無不同。如果堅持不用腳架,結果拍出過於晃動的畫面,甚至影響觀眾閱讀意願的作品,這種行為並不值得鼓勵。

至於一件作品要求做到完全沒有導演的觀點,於理也不說通。因為為何取這個角度,不取那個角度;或是為何這裡拍一分鐘,那裏只拍三十秒;或是為選擇陰天晴天、白天晚上……這些都是導演觀點的呈現。因此,我們與其批判這類導演的庸人自擾、自我設限,不如認為這類導演是以較高的道德標準在要求自己,而這種深刻自我反省的自覺意識,或許更值得我們尊敬。



紀錄題材 

不論是劇情片、紀錄片、藝術電影、實驗電影,選擇合適的拍攝題材,依舊是最重要的工作。以高中階段來說,人生的第一部紀錄片,不妨從身邊開始考慮,例如:(一)自己的故事、(二)能引起同儕共鳴的話題、(三)不平凡的題材。

紀錄自己的故事,應該比紀錄大人物故事來得更貼近真實生活。否則,也可以優先考慮紀錄身旁的同學的故事、親戚朋友、巷尾賣麵的老伯、巷口賣檳榔的姊姊……總之,只要細心觀察,身邊的人與身邊的故事,其實是取之不盡的題材。

其次是引起共鳴的話題。例如:紀錄班級籃球比賽、合唱比賽、校園圍牆、學校附近的麵店、冰店、升旗典禮、最近校門口的車站……這些在同學之間都有著共通的經驗,也就能引起更多的關注與討論。

最後是不凡的題材,也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。例如:德國著名的電影大師韋納荷索(Werner Herzog),在2005年拍了一部《灰熊人(Grizzly Man)》,不但在形式非常獨特:「紀錄片的紀錄片」,內容更可以說是「狂野的生命紀錄」。又如某知名作家,就用文字紀錄了自己在高中時曾將教官蓋布袋,丟進荷花池的經過;又另一位知名作家,也曾在求學期間,節慶前夕,將保險套當汽球掛在教授研究室門口。這兩件事都很不平凡,但前者的損人實不可取,後者則不失為一種幽默。

紀錄片不一定要弄得像道德說教,畢竟能留住觀眾的注意力依舊是拍任何一部影片的前提。然而,紀錄片畢竟也反映了個人的品味,不論如何客觀呈現事件,總也可以看出導演的藝術人文修養端倪。所以,如何拍出一部有品味的紀錄片,根本之道,除了基礎技術訓練之外,依舊有賴一顆柔軟善意的心,以及個人平日累積的人文藝術道德生命涵養。



企劃書 

完整的企畫書,記載了分工、設備器材、預算、進度表,以及最重要的題材與訪問對象、訪問主題。(本文暫略)



拍攝

除非紀錄生態,否則不論紀錄人、事、物,最終讓紀錄內容變得精采的,應當還是因為人的參與。而諸多紀錄片類型中,又以人物訪問的紀錄片最基本、最容易完成。所以本文以下就以人物訪問為主軸的紀錄片,進行敘述,提供一個可依循的基本模式。

在正式進行訪問前,務必確定訪問對象的意願,並擬妥訪問主題,主題不宜過多,以免失焦。至於負責攝影的人員,不但要確認攝影機的功能正常,也要先測試收音效果,而錄影帶、電池也要備妥。

訪問當天,出發前夕起,負責攝影的人員就不該閒著,凡是值得入鏡的畫面,不論是藍天也好,綠樹紅花也罷,也就是所謂的空鏡頭,不妨多攝取一些,以供剪接使用。但要注意電池與錄影帶的用量。

一般而言訪問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,中間最好也能有中間休息兩、三次。初見面不面生疏,話夾子打開後臉上的表情就相對自然輕鬆。因此,就訪問主題而言,這裡建議不妨由外而內,也就是先談受訪者身邊周遭的事,再逐步進入受訪者的內心世界。與此同時,攝影也可以考慮從中景,逐步到近景、特寫。

中間休息的時候,負責攝影的人員也不要閒著,趁著記憶猶新,可以針對剛剛訪問的內容,尋找相對應合適的畫面,紀錄成影像,以提供之後剪接使用。

訪問結束後,負責攝影的人員依舊不要閒著,盡量繼續拍攝一些空鏡頭。因為經過訪問之後拍攝的空鏡頭,不論是觀點或是心境都大不相同了,所以畫面與訪談前必然不太一樣。



剪輯 

一個基本、最不容易出錯的剪輯方式,是依照訪談的先後順序,將一段一段可用的影音視訊,依序排列剪接。片頭與片尾,使用空鏡頭;不同的訪問主題之間,也用空鏡頭來做轉場。

因為在訪談中間的休息時間,攝影人員已經取得一些對應訪問內容的畫面,這時剪輯人員就可以適時地將這些畫面插入視訊軌,置換掉千篇一律的受訪者畫面。如此不但豐富了視訊的內容,也提高了作品的可被閱讀性。

完成初剪之後,剪輯人員應當反覆觀看作品內容,調整整個作品的節奏感,難捨能捨。

接著是上字幕的工作。(本文略)

最後是配樂,在著作權無虞的前提下,片頭與片尾應當可以加入一些適當的旋律。如果考量不影響受訪者的觀點,則可就此打住,否則不妨在影片的適當處,加入輕淡的背景配樂。

如此一部基礎入門的訪談式紀錄片就算大功告成了。